僧璨大師信心銘講記

(第七卷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 

『得失是非。一時放卻。眼若不睡。諸夢自除。心若不異。萬法一如。』從這個地方看起,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這個信心銘,言簡意賅,也就是說文字很少,只有五百多字,一篇短短的文章,可是裡面的義理,是把整個的佛法都包括了。那麼由此可知,這篇文章有很深的深度,並不是初學人所學的,因為它裡面有相當高的境界,但是我們也應該來讀誦、來研究它,因為這篇文章裡面,僧璨大師,就是禪宗的三祖,他指導我們修學的原理原則,不但修禪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,即使修學任何一個法門,佛法裡面常講,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。所以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壇經,壇經有兩萬多字,所說的理論境界,並不超越信心銘的範圍,那麼這是在禪宗重要的典籍,我們研究過幾部,以信心銘最為扼要也最有深度,希望同學們要特別注意它。在前面一再討論到,要我們離開妄想分別,又除一切分別妄想執著,跟金剛經上所說的「夢幻泡影」沒有兩樣。那麼這是事實的真相,也是我們凡夫可以說從無始劫以來,就將夢幻泡影當做真實,在這個裡面起種種的分別、執著,所謂的起惑,就是迷在境界裡面,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,無法領悟,於是就有種種的造作,這一些造作是以迷惑為基礎。那麼他的造作當然就不是與法性相應的,違背了法性,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造業,既然造作有業,這個業後面一定有果報,所以是善這個善業招感的三善道的果報,惡業就感三惡道的業報。但是諸位必須要知道就是惑業苦,都不是真實的,在清淨心中,在法性裡面,沒有這些事情,就好像這回事真像我們作夢一樣。

 

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頭說的很好: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」那麼用這個比喻來比喻現實的十法界依正莊嚴;確實就是這麼一回事情,所以諸位真正看破,那麼今天的一開端的兩句,祖師叫我們放下,所以是一切放下,得失是就在事上說,是非是在理上說,一切的事理都得要放下,我們的清淨心才能夠現前,清淨心是本有的,因此我們學佛,這一次我從紐約回來之後,看看外面的佛教,看看我們自己這邊的佛教,於是乎我發現了佛教在現代它有三種不同的型態,在我們這個世間;那麼第一種就是「宗教的佛教」,這是相當普遍,是宗教的佛教,那麼諸位必須要曉得宗教是迷信的,宗教的佛教也是迷信的,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,初一、十五在寺廟裡面拜佛燒香求福報,祈求佛菩薩的保祐,這是宗教的佛教,這個不是佛教本來的面目。那麼另外一種就是「學術的佛教」,現在在國內外都很盛行,把佛法的經典當作一門學術來研究,那麼絕大多數人把它看成哲學來研究它。這兩種可以說都是佛教的變相,其實真正的佛教它不是宗教,也不是學術,正如同歐陽竟無在民國十二年在中山大學所發表的一篇講演,他說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學,而為今世所必須。」他有這麼一個講題,那麼這篇講演稿我們圖書館有,過去附印在六祖壇經的後面,大家都能看得到,可見得佛教變成了宗教、變成了哲學,這個至少也有一、兩百年的歷史,變成宗教大概總有兩、三百年,變成哲學大概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,變成哲學了,我們學佛一定要找到佛教的根本,就是佛教的本來面目,我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受用,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。

 

那麼我們講『得失是非』,諸位要曉得宗教裡面有,有得失有是非,學術裡面也有有得失有是非,可是在佛法裡面叫我們把得失是非一切放下,就從這句話來看這個佛教本來面目,也就能夠清清楚楚地顯現在我們面前了,佛法它目的叫是我們證得一真法界,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的意義,要用現代話來說呢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以它的目的是要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。這個真相在般若經裡面稱之為諸法實相,在華嚴裡面稱之為一真法界,在淨土裡面講的是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,是叫我們認識這個境界,讓我們能夠證得這個境界。換句話說,我們生活在這個真實的境界裡面,這個就是一般所謂的成佛,所謂的證道,那麼這個境界的證得完全要靠自己的智慧現前,這種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,世間第一等的聰明人也無法證得,你們想想他們為什麼不能證得,那就是他得失是非放不下,所以不能證得。那麼佛告訴我們證得這個境界要真正的智慧,真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所生的,清淨心的本體就叫根本智,因為它是智慧的根本,無量無邊的智慧從這個地方生的,清淨心也叫做禪定,我們講清淨心實在講比較容易理解,而講禪定不太容易理解,何況禪定有許許多多種,有世間禪定、有出世間禪定、有究竟禪定、有不究竟的禪定,那麼在淨土經論講一心,一心說得太好了,一心當然清淨。就三心二意,心就不清淨了,一心的確是清淨。那麼從這個原則我們就能明瞭佛法所修學的就是一心,就是清淨心,就是禪定。佛法的經論雖然多,都是講這個道理,法門雖然多,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,那只是方法手段之不同,所修的還是這樁事情,無非是修清淨心而已。

 

那麼我們同修們也有不少人認真的在這裡用功,在這裡修行,我們修了多少年了,修了幾十年了,我們的清淨心沒有得到,我們的禪定沒有成就,原因在那裡?原因就在我們放不下了,這是我們的病根。佛叫我們要放下是有道理的,這句話不是隨便說的,因為清淨心中本來就無一物,得失是非都沒有,得失是非是妄想,我們如果看看唯識的經論,唯識經論固然很多,我們涉獵的不多,像八識規矩頌、百法明門,我們也講過不少遍,以百法而論,這個得失是非在百法裡面他是屬於不相應行法,不相應行法是什麼呢?拿今天的術語來說呢?就是抽象的概念,沒有事實,完全是虛構的一個概念而已,這在佛法裡面統稱為妄想,所以是虛妄的分別而已。我們如果明白事實真相了,才曉得佛祖的教誡是絕對真實,真誠而不欺騙我們,我們應當放下,六祖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本來無一物,我們想想「本來」這兩個字的意思,本來無一物,現在我們起了許許多多的見解念頭,雖然起了許多見解念頭,還是本來無一物,因為你所有的分別執著統統是妄想,在真如法性裡面確實沒有,在我們自己真心裡面沒有,這些東西叫做妄想。迷失了自己,迷失了宇宙,才有這些東西,所以是意見恆生;悟了自己,悟了宇宙,心就能清淨了。那麼由此可知這個念佛人,不能不求智慧,你要沒有智慧,一心不能證得,因為一心是清淨心。而求智慧又要夠一心,一心能生智慧,那麼由此可知定與慧,可以說是互為體用。定是慧之體,慧是定的用,慧又可以作為定之體,而定是慧之用,定與慧只互為體用,由此可知定慧是一不是二。

 

修行用功從什麼地方著眼呢?就是從看破放下,功夫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鍛鍊,所謂的是歷事練心,在境界裡面去鍛鍊,練什麼呢?練定,練智慧,所謂練定呢?就是在境界裡學不動心,無論是順境或者是逆境,我們記住金剛經上的二句一偈,一句所謂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」我們練這個功夫,這個就是定,這是修定,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,不是我什麼都不知道,我樣樣都知道,樣樣都曉得就是智慧,智慧增長,樣樣都知道,是樣樣都不動心,真正修行用功夫是這個用法。自己這樣修學是自度,自修自悟自證,教別人這種的修學是化他,是教人自悟自修自度。

 

那麼諸位想想,佛法在修學上它的理論方法境界成就,與宗教、與學術確實不相干,唯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,才能解決一切問題。下面這個兩句是從比喻當中說的,比喻什麼呢?比喻覺而不迷。

 

《眼若不睡。諸夢自除。心若不異。萬法一如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復歸自然。》

 

『眼若不睡。』這就是比喻覺悟,一個人念念覺悟,他不迷惑,『諸夢自除』,這個『夢』就比喻起惑造業,這一些虛妄不實的境界自然就遠離了。那麼由此可知,我們一天到晚要保持警覺,古德所謂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」念就是迷,心裡才起心才動念就是迷,那麼動的什麼念,佛法裡常常講正念現前,換一句說是,這個念是應當起的還是不應當起的?應當起的這個念是正念,不礙事的;不應該起的這個念,就是煩惱是礙事的。我們講的最初最淺的境界來說,就是說到真正做功夫,日常生活當中,居家故日子待人接物,生活所必須的這叫正念,這個不是妄念,不是生活所必須的我們一般所講奢侈品,那會增長貪心、增長瞋恚、增長愚癡,這個就叫邪念。祖師所以「不怕念起」,就是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惑見、這些是邪知邪見,怕的是這個,所以我們初學的人要辨別邪正,是邪正統統都放下,那不是我們現在的功夫,那是明心見性人的功夫,我們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才可以用這功夫,那麼這是我們在信心銘、在壇經裡面都時時刻刻提出來給諸位一起來討論,用我們的境界畢竟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,所以在眼前我們的修呢?斷貪心,我們在一切境界裡,順境修無貪就好了,逆境裡面無瞋,不生瞋恚心,不生嫉妒心,這很重要。一切境界一切人事,我們都要懂,不懂是愚癡啊!樣樣都要明瞭,明瞭而不動心,就是定慧等學,開始修行用功夫應該從這個地方著眼,從這個地方下手。

 

譬如我們到市場,我們今天生活所必須,我們要去買菜,可以在那邊挑選,選我們自己所需要的,如果說是一定要什麼,這裡頭就有執著了。挑選是隨緣的挑選,我今天要買青菜,這邊有好幾個菜攤,那一家的菜最新鮮,我們就選他們家的,這個不為過,這個不是我又起了分別心,沒有,如果你今天一定要吃個什麼菜,這個市場沒有,就跑到那個市場去,那個市場沒有,再跑幾家市場去,要到別地方買,這個就有執著了。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學,生活當中去歷事練心,我們到百貨公司去看,看看每一天都有新的產品,你都明瞭這是開智慧,曉得我們的社會,天天在繁榮,我們的社會天天在進步,一定要知道,在這個裡面譬如說我們需要的,我們可以選購,不需要的再去添購新的東西來,並不是很需要的,那就是增長貪心。譬如說電視機,現在有很新的形式樣子出來了,新的式樣出來,我們這個用了幾年了現在還可以用,現在是無需更換什麼樣的新產品,我們可以參觀,我們不必動心,為什麼呢?我這還可以用幾年,到用到不能再用,必須要換了,我們就選了一個最新的產品,這可以選的,如果今年買了這個樣子,覺得不夠新了,要淘汰地掉了,再去換一個,這就變成奢侈了,變成天心了。那麼我說這一點點,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能夠舉一反三,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生活得非常,生回活非常美滿,在美滿幸福的人生當中斷貪、瞋、癡、慢,這是佛法,佛法絕不主張修無益的苦行,不主張這個,所以歐陽大師說得很好,他說一切宗教代概都修無益的苦行,沒有利益,與真正的定慧,與清淨心不相干的,那些苦行釋迦牟尼佛不主張。佛法的目的教我們離苦得樂,怎麼會教我們離樂去求苦呢?那有這種道理,佛法教我們離苦得樂的,得到這個人生真正的幸福美滿,這個是佛法。在這個裡面斷貪、瞋、癡、慢,將自己的定慧不斷的向上提昇,定慧一提昇你的生活愈幸福愈美滿,那麼這個原理我們是必須要知道的,所以三歸戒裡面就是教我們覺而不迷。

 

『心若不異。萬法一如。』『心』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,『異』是兩樣,『不異』就是沒有兩樣,這個境界非常之高,『心若不異。』這一句話就是彌陀經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,是一個意思。所以心清淨了,我們看外面的境界就清淨了,萬法就一如了,『不異』是覺心,『異』是迷惑,這是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的,『不異』是沒有分別執著,異心才有分別執著,就不一樣了。『萬法一如』就是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,淨土法門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法界,萬法一如。我們現在見不到這個境界,就是我們的心異,在一切境界裡面生了無量無邊的分別執著,所以沒有辦法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。

 

那麼這是需要功夫,需要真正的修練,修是修學,練是鍛鍊,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斷的修正自己錯誤的見解,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,在這裡面歷事練心,把這個一切的妄心都要把它修練掉,我們的真心本性就現前了。真心本性本來不異,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不覺是迷,不覺就是異,所以當我們意念才起的時候自己馬上覺悟到,我現在又迷了,自己要是知道自己迷了,它就不迷了,就覺悟了,最怕的是不覺悟,一直迷下去,這是最可怕的,一旦覺悟,自己迷了自然就曉得,就不迷了,好像一個人作夢一樣,忽然他覺得自己作夢了,他醒了,他要是不醒,他怎麼知道自己在作夢呢?那就夢醒了。那麼我們的心不異聖解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見解我們本來是相同的,所以你要學佛法學經典,你到那裡去學,你要是到大藏經,經論裡面去學,全都把它背熟了,跟你說還是別人的,不是你自己,跟你自己不相干,一定要自己的智慧開了,別人的跟自己的不異,沒有兩樣。

 

萬法一如,佛我一如,佛的就是我自己的,我自己的就是佛的,又沒有兩樣,這是智慧現前,可是這樣的境界一定要到心不異,境界才能現前,所以平時這個讀誦,我跟諸位說得很多,讀誦的目的就是求心不異法,法不異心,讀頌的目的在此地,而不是記問,目的不是在記誦,目的要在記誦那你心裡面意境就很淺了,所以讀誦它是目的,目標在修戒定慧,三學等運三學齊修,是這個修學法,到完全成熟了所以就開悟了。什麼叫做熟呢?跟這個心一就熟了,心還有二,不熟,你們看看壇經裡面,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部,他不能開悟,他為什麼不能開悟?因為他二心,就是心異,不一,怎麼曉得他二心呢?你們在壇經裡面仔細去看,造把門道看出,他很自負,換一句話,不大瞧得起別人,他自己讀了十年的法華經,華嚴經、法華經念得滾瓜爛熟,那麼,人家要請他講華嚴經,一定講的頭頭是道,這必然的道理,太熟了嘛!講得天花亂墜,諸位要曉得,那是講的釋迦牟尼佛的法華經,不是他自己的,他沒開悟的原因就是傲慢。所以到六祖那裡去,六祖一看了他的言詞態度,馬上就看出來了,你很驕傲!什麼比你驕傲,你心裡面一定有比別人勝過的地方,值得你驕傲,他就說出來了,他讀了三千部法華經,我們今天說值得驕傲就糟了,經過六祖一指點,他才恍然大悟,這一點點破什麼?把他這個傲慢的心給捨掉,他之所以不能開悟的就是這一點障礙,六祖把他這一點障礙點破了,他就覺悟了。覺悟之後才說老實話了,十年為法華經所轉,這一點破了從今之後,轉法華了。我們讀經,讀像這些地方都有很大很大的啟示,所以處處顯示一心就開悟了,二心異見決定開悟不了,所以這個悟不悟關鍵在自己,六祖的指點法達能接受,真正能夠改過自新,放下他的障礙,他自己肯放下。

 

我們的病怎樣呢?我們的病就是千經萬論,這都是佛祖給我們開示,我們讀了、我們聽了,我們還是放不下,放不下三心二意,放不下種種的見解,這是我們大病的所在,所以今天這個世間沒有真正的僧團,我們圖書館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僧團,為什麼呢?不和合。真正的僧團是修六和敬的僧團,我們不和合,怎麼不和合呢?一個人一個見解,六和敬裡面第一個條件,就「見和同解」,見解一樣,相同,見和同解怎麼修法呢?就是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意見捨去掉,見解就相同,大家心都清淨了。這是佛法高明之處,佛法不是說你們要跟我的見解相同,把你們的見解捨掉,佛法不是,佛本身就沒有見解,所有的見解都是邪見,所有的想法看法都是妄想,這個是佛,這個佛法真正叫我們心悅誠服,為什麼呢?他不勉強他也不霸道,他說的是正理,每個人心裡頭清淨,這個見解就相同了。所以大家在一塊修行,修什麼呢?我們每一個人都修一心不亂,都修心不顛倒,這個境界就相同了。不管你修的是那個法門,你修楞嚴經,楞嚴經講顯即菩提,你顯了沒有?顯就是放下了,你心就清淨了。六合敬裡頭最重要就是這一條,然後是「戒和同修」,這大家在一塊共住,生活規範比什麼都重要,戒律我們守什麼呢?我們守沙彌律儀就夠了,在家居士,道場同修守五戒就夠了。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修持,像印光大師教給我們,從感應篇從陰騭文來修學,這兩篇文章與佛法的戒律完全相同,一個真正的僧團出現在世間,那個功德不可思議,這是靠我們大家自己努力。一個真正僧團出現世間,十方諸佛護持,一切龍天善神沒有不守護的,這個叫真正的三寶。不是口頭上說的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尊重,這是真正之三寶,居士們你們在自己家裡你們一家人,父子兄弟要能夠守住六和敬,你們的家庭就是僧團,必定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讚歎,一切護法善神之所擁護,為什麼呢?因為你們的見解相同,這一個家庭必定興旺,做到了極處就能夠證得萬法一如,就是一真法界。那麼由此可知,心若不異就是能如,萬法一如是所如,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行願是能如,一真法界是所如,一真法界就是萬法一如,心若不異就是普賢行願,那麼底下再發揮這道理。

 

『一如體玄。兀爾忘緣。』『玄』是玄妙,一如之體,所謂玄之又玄,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它是非因緣而有,也非自然而成,所謂的是「離四句絕百非」,佛在楞嚴會上以很大的篇幅,在楞嚴經裡面很大的篇幅來說明玄義,像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,非自然非因緣,非和合非不和合,都是說一如體玄。這個『忘緣』所謂是忘緣絕待,也是形容一如的玄體,那麼諸位對金剛經比較熟悉,我們在金剛經裡面可以看到,佛給我們說明的心法與色法,二者具不可得,我們的攀緣心就可以息掉了,如果有所得,以緣慮之心決定不忘,實實在在講是無所得,心法,佛跟我們說三心不可得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說明心法是虛妄的,色法是緣生之法,百法裡面把一切色法歸納為十一大類,五根六塵這十一大類,五根六塵是因緣所生,緣生性空,沒有自性,所以五根六塵也不可得,諸位常常念心經,心經裡面說得清清楚楚,這都是說明心法跟色法的真相,目的就是叫我們忘緣,把這個攀緣心捨掉,一如玄體才能夠現前、才能夠證得,一切大乘經論不管他怎麼說,用什麼方法來修,目的都是相同的,那麼金剛經說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」,有為法就是指的色法與心法,心法在八識裡面我們看八識五十一心所,二十四個不相應心法,十一個色法全都是有為法,有為法的性質是什麼呢?有如夢幻泡影,你要在這個色心二法裡面去攀緣,你就大錯特錯了,在念佛人來講我們的一心不能夠證得,參禪的人禪定不能成就,修定修慧,定慧不能現前,原因在那裡?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原因,而能夠把因緣因消除掉,我們豈不是大功告成了嗎?原因都在攀緣,攀緣心不能捨去,這是大病。所以一心不能現前,我們在講到現前功夫這是最重要的,像楞嚴經裡面我們所謂最初方便就是我們下手之處,在日常生活當中,第一個就把得失的心捨掉,患得患失,沒有得到的想得到,得到的不肯捨去,這個就是攀緣心,這是凡夫之人在這個攀緣心裡面最嚴重,先把這最嚴重的捨掉,在這一切境界裡學這個什麼?學個沒有得失的觀念,這個得失是個錯誤的觀念,得失是不相應行法。

 

剛才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毫無意義,如果你心裡真想得,馬上就得到了,那這個有價值,那就是屬於真實法,不能講它是不相應行法,得不到。沒有一樣得到,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,所以只要捨一切的攀緣,分別執著妄想,一如的玄體就現前了,我們的清淨心就現前了,一心不亂就現前,佛法修學的目的就達到了,這個兩句重要的就是在忘緣,底下一句。

 

『萬法齊觀。歸復自然。』這是從前面玄體現前,也就是清淨心現前,這個時候萬法等觀了,『齊』就是整齊平等的意思,換一句話說你清淨心、平等心現前起作用,你所見到的境界就像這兩句所講的,歸復到自然,像道家所講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」,這就是歸復自然了。因為二祖是唐期人,讀中國的歷史諸位都曉得,唐朝這個時候道家的思想非常盛行,道家打的是老子招牌,老子姓李,那麼唐朝的皇帝也是姓李,總是一家,所以把這個道教抬得很高,那麼在社會上有非常崇高的地位,因此在那個時代,我們看隋末唐初,一直到唐朝那一代,你在這個經典的翻譯,祖師的著述都能夠看到很濃厚的道家思想的色彩,那麼他是引用道家來解釋佛法來印證佛法,這是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的,所以這個兩句有道家濃厚的色彩。

 

那麼在修學功夫裡面來講,要曉得隨緣,隨緣而不攀緣,真如是萬法,隨緣攀緣,那就隨緣隨著變,隨緣而不攀緣,那是隨緣不變,不變的是什麼呢?不變的是定慧,諸位要懂這個道理,隨緣是什麼呢?能夠隨順世間,像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,佛的神通變化,這個變化就是隨緣,隨時隨地在變,所以佛法不是不變的,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就完全變成中國化,變成中國的佛法,跟印度的佛法可以說完全不相同了,這個就是隨緣,這就是變了。你譬如在衣著上,印度出家人,三衣一缽,佛法一傳到中國來,這個制度就行不通了,中國人還是穿中國自己衣服,而把它的三衣,披在衣服外面,所以到中國變成披衣了,而且只有在典禮集會的時候我們才用,平常都不用,那麼到中國來的時候也不托缽了,接受在家二眾的供養,不出去托缽了,生活方式一個很大的轉變,弘法的方式也變了,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,他那種方式等於是遊學,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所在,那個地方請,佛帶著學生去了,人家臨時找個場所在那個地方做一個講堂,做一個精舍,講一個階段了,別的地方有請了,他又到別的地方去,生活的方式,全都是托缽,每一天佛帶著他的弟子們,都是到外面沿門托缽,那麼到中國來呢?都有固定的道場了,不是像從前那種遊化了,一個法師在一個道場,一住就是幾十年,甚至於是一生,教化一方。

 

那麼唐中葉以前,都是法師個別弘化一方,馬祖道一和尚之後,又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,那就是提倡什麼?共修,建叢林,把佛教的教學,弘法把它制度化,加以組織,確定制度,好像是正式的辦這個佛教大學一樣,我們今天看百丈清規,你看看那個裡面編制,組織很有條理,有層次有相當的規模制度了,這個都叫隨緣。在我們中國就變過好幾次,每一次的變革,都是適應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性,適應這個時代的背景,便利大眾的修學,幫助我們成就,目的在此地,它不變的是什麼呢?修清淨心,修覺正淨,這個是永遠不變的,換一句話說,它修學依據的理論,修學的方法原理原則,以及境界決定不變的,方式儀規可以隨著時代、隨著地域常常加以改變,所以是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隨緣,萬法就是真如,把這個真如就是萬法,不變,萬法就是真如。佛法當中又說,法外無心,心外無法,這些話都是說明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的道理。

 

那麼今天這個世界整個的世界,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一下,類似我們中國周朝末年的,春秋戰國,今天全世界局面就像那個樣子,春秋戰國之後中國統一了,這是政治上的統一,將來我們整個的世界,必定是文化的統一,因為現在接觸太頻繁了,關係太密切了,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,都有它的優點,這些優點必定將來能結合在一起,不變就不能適合這個時代,不能適合這個時代潮流,所以佛法幾次的變遷你能夠看得出來,那麼在今日之下,必須有大幅度的改變,能夠適合於這個時代,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修清淨心,修一心不亂、修覺正淨,而能夠得到成就,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,要瞭解、要努力去做的,真正能夠懂得,能夠運用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,這一條原理原則,那麼這個四句我過去曾經在大專講座裡面介紹過,不變隨緣是諸佛如來,不變它是已經成就了,能夠隨九法界眾生之緣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以什麼方式得度,它就是用什麼方式,自在無礙。昨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也講的兩種解脫,一種是除障的解脫自在,另外一種是作用的自在,這是諸佛如來,隨緣不變是菩薩,菩薩在隨緣當中,就在作用自在裡頭去求不變、去修定、去修慧,不變不隨緣是小乘,小乘得道證得偏真涅槃,他不變了,但是他不隨緣,他不度化眾生,不與大眾接觸,所以當做自了漢去了,隨緣隨著變,這是最可怕的,那是凡夫啊!就是自己沒主宰,隨緣隨變必定是迷惑造業,感得生生世世的不如意,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