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

(第六卷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一九九四年於加州迪安薩學院

 

第六卷

 

諸位同學:

 

這一次我們研究的課題,是《無量壽經》第三十二品到第三十七品。在這部大經之中,我們選定第六品做我們早課讀誦的經文,晚課就選今天研究討論的六品經。我們為什麼在全經裡面選這兩部分?

 

佛法無論在那一個宗派,那一個法門之中,最講求的是「相應」。也就是我們所讀誦的、所修學的,要與所期望的能相應,這才能達到我們嚮往的目標。淨宗最要緊的期望,是在一生當中以最穩當、最快速的方法,達到圓成佛道。這個方法,世尊告訴我們,就是教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專心求生淨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永遠不退,能在一生當中達到這個目標。我們從《無量壽經》、從《觀經》、從一些大乘經論當中,證實了世尊所說完全正確。於是我們採取第六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,做為我們早課念誦的經文。

 

四十八願是淨宗的根本,是西方導師阿彌陀佛自己為我們宣說,世尊為我們傳達這個消息。除了淨土三經是專門介紹之外,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附帶為我們推薦、介紹的,非常之多。所以古人說的「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」,就是指歸西方極樂世界。不但世尊是這樣勸導我們,我們在經典上見到,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,也是以這部經典、這個法門為第一。我們見到之後感到非常地驚奇,也感到非常地興奮,我們在這生當中有緣遇到。

 

所有一切的介紹都離不開四十八願。可以說介紹的經文只不過是四十八願的詳細報導而已。所以淨宗確實是以四十八願為中心。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。我們選這段經文做早課,希望自己也像阿彌陀佛一樣,從內心裡面發出度化一切眾生的大願,而不是僅僅仰慕彌陀本願而已。也就是說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、同願,這就相應了。心與願要相同,如果我們的見解、行止與佛的標準相去甚遠,願不能實現,就變成了空願。因此我們的見解、行止與佛也要相應。

 

佛教導我們行為的準則,散見在經中,自始至終處處可見,但是以三十二到三十七這六品為最集中、最密集,就是教我們要斷惡修善。我們不但要修善行,更重要的是要淨化身心,把善行變成淨行。那麼我們的生活行為與佛說的也相應了。心、願、解、行與佛都能相應,往生才真的有保證。這是我們選定這六品經做為晚課修學的原因。

 

早晚課本我們印出來,也流通一個時期了。有一些同學還沒有機緣遇到全經的講解,讀誦這個本子對於這兩段大意要能清楚,對於修學是會有很大幫助的。

 

過去清涼大師判攝《華嚴》,他用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。這四科無論在大、小乘,無論在宗門、教下,都是決定不變的原則。首先我們對於經典要有清淨的信心,認真地去學習。第二個階段要求解,要有正確圓滿的理解,然後才能依教奉行。

 

我們把經典所說的道理,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、見解,把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誨,變成我們自己生活行為,這叫「修行」。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生活行為,與經典完全相契入、相融合了,這就叫「證」。這個時候,我們學佛就得到究竟圓滿的受用。由此證之,這一門學問是真實而有用的。我們學得有價值、有意義,給我們帶來真實的幸福、真實的美滿。這是從朝暮課誦裡面學習重要的意義。

 

壽樂無極第三十二。

 

這一部經夏蓮居老居士會集之後,分成四十八品。這一部分是第三十二品。『壽樂無極』是這段經文的小標題。佛說經沒有分段,也沒有標題。分段、標題是夏蓮居老居士加的,使我們展開經文,眉目更為清晰。

 

經文從這段開始是彌勒菩薩當機。大經一開端是阿難尊者當機,到這個地方是彌勒菩薩當機。所以經文一開端是『佛告彌勒菩薩』。

 

本經第四十六品,世尊在經文上有這麼一段話,『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,一切諸佛之所稱讚,付囑汝等,做大守護』。這一句話很重要。

 

「如理宣說」是指這一部經的全部。佛不是隨便說的,是與理論、與事實完全相應的宣說。這是我們能信得過、能肯定而不懷疑的。

 

「付囑汝等」。「汝等」是指的彌勒菩薩跟阿難,以及與會的這些大菩薩們。如果把意思引申,凡是後世曾經讀到這部經文,聽到這部經文的人都有份。換句話說,世尊不但勸勉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修學,而且還要擔負起宣傳弘化的使命。也就是說把這部經典、法門,盡心盡力的去推薦給別人、介紹給別人。這就是「付囑」跟「做大守護」的意思。我們在經上看到,世尊把度後世這些眾生的這一樁大事,付託給這些菩薩,特別是彌勒菩薩。

 

彌勒菩薩將來下生做佛的時候,因為他受過釋迦牟尼佛的付託,他當然要講這部經,當然要說這個法門。但是彌勒菩薩下生還很久遠。在《彌勒下生經》裡面說,他要到佛滅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才在我們地球上出現。那麼現代有一些學過科學的同學懷疑,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我們地球還在不在?這是真實的一樁事情。但是佛所講的這個世界,並不限於這個地球,佛所講的是娑婆世界。而娑婆世界實在講是太大了。

 

《地藏經》上講,造五逆十惡重罪之人,要墮在阿鼻地獄。阿鼻地獄的時間很長。這個世界壞了,怎麼辦?他搬到他方世界的阿鼻地獄去,等到這個地方世界又成了,他再搬回來。原來是這麼回事情。根據這些經文,我們就曉得,太陽系的成、住、壞、空,與佛所說的關係不大。

 

太陽系壞了,還有銀河糸。銀河系壞了,還有更大的星系。要是以黃念祖老居士的看法,我們現在天文學家所講的銀河系,只是佛經上所講的一個單位世界。娑婆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那麼這三千大千世界裡面有多少個單位世界?至少有一百億個。可見這一百億個單位世界,這裡壞了,可以搬到那裡去住;那裡壞了,可以搬到那邊去住。所以這一樁事情,我們大可以不必擔心。佛給我們講的話是真實的。

 

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這個數字從那裡來的?它是有根據的。

 

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。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的四百年。也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計算,兜率天人的壽命是四千歲,四千乘三百六十五再乘上四百,那個數字就是兜率天人的壽命。所以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壽命盡的時候,到我們這個人間來示現做佛。這是賢劫中第五尊佛。

 

在這一品經,佛首先為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壽量、享受,都是「無極」的,也是無有言語能說得盡的,也是我們凡夫無法想像的。這是說『壽樂無極』。

 

經文在此把前面三十一品經做為一個結論,在這個地方勸勉我們。又特別告訴我們西方世界人事環境之美。古人常說「做事難,做人更難」。人情的變化太大了,怎樣才能與人和睦相處?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樁事情。西方極樂世界人事環境,實在講是太美、太好了。諸佛剎土在物質環境上超過西方極樂世界的有很多,但是在人事環境上能超過西方極樂世界的幾乎看不到。這就是諸佛如來對於阿彌陀佛極端讚歎、極力勸勉大眾往生,真正的理由就在此地。人事環境太好了,所以勸導我們要親近。

 

後半段講『國土微妙』,勸我們發願往生。這是這一品裡面的大意。

 

佛告彌勒菩薩。諸天人等。

 

當時講經的法會,彌勒菩薩參加了。我們在經文第一品、第二品裡面見到這些人。下面的話是佛說的。

 

無量壽國。聲聞菩薩。功德智慧。不可稱說。

 

『無量壽國』就是無量壽佛的國土。「無量壽佛」就是阿彌陀佛,「無量壽國」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

 

我們在經典裡面所見到的這個世界,不是一般的世界。一般諸佛剎土有十法界,而這個世界是道地的一真法界。他裡面所顯示的是普賢菩薩。我們在第二品就見到『德尊普賢』。而世尊在《華嚴》裡面告訴我們,菩薩如果不修普賢行,就不能圓滿成佛。

 

西方世界沒有本土的人,都是從十方世界去往生的人。像我們現在講的,他是每個地區移民過去的。他移民的條件很嚴格,一定要心地清淨,心淨則土淨,於是那一邊就變成淨土。這是移民條件限制的,所以它跟一般國土不一樣。一般國土眾生都是善惡業雜染,不是這麼純粹清淨。他這個地方純粹清淨,因為條件不同。這個我們應當曉得。說起來也相當合情合理。

 

那麼那來的『聲聞』?有聲聞那當然就不是純淨了。此地的「聲聞」,甚至於佛在經典上講西方極樂世界的「人天」,我們在前面都解釋過了。

 

他們的『功德』,他們的『智慧』,『不可稱說』。

 

「不可稱說」這四個字,如果是對八地以上的菩薩來講,是可以說得通的。但是這是『佛告彌勒菩薩』,「佛」是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稱說。這一句話我們就不能當普通的話來看。那他們的功德、智慧實在就是真的無量無邊,佛都沒有辦法說出。

 

這裡世尊用『聲聞、菩薩』,這一句話就說得很有道理。如果不說聲聞、但說菩薩,我們會想這一定是地上菩薩,一定是法身大士;一加上聲聞,初信位的菩薩也包括在其中。初信位的菩薩,功德智慧,世尊也不可稱說。這就變成了難信之法了,就變成不可思議了。這是什麼緣故?

 

實在說我們發願往生,一品煩惱也沒斷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品位當然很低,大概就是初信位的菩薩。可是經上說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以他的願力加持,使這些人都做了阿鞞跋致菩薩。「阿鞞跋致」翻成中文是「不退轉」。什麼樣的菩薩才是標準的阿鞞跋致菩薩?這大、小乘經上都說七地以上。這個地位就太高了。由此可知,我們一到那邊,就變成七地以上的大菩薩了。

 

諸位要知道,平常要想修到這個地位,要用兩個阿僧祗劫的時間。兩個阿僧祗劫修滿了,才能到這個地位,我們今天可以說不費功夫就得到了,就超越了。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,所以連釋迦牟尼佛也說「不可稱說」。顯示不是我們自己修得的,是仰仗阿彌陀佛無量劫所修的功德智慧加給我們,我們也享受到了,也得到了。是這個意思。

 

又其國土微妙。安樂。清淨若此。

 

這是總結前面所說的。『國土微妙』,因為它是法性土。『安樂,清淨若此』。「若此」,是像前面所說的。

 

何不力為善。念道之自然。

 

這兩句話是世尊勸我們應當努力求生淨土。為什麼不努力斷惡修善?一切善行之中是以念佛為最善,勸人念佛為最善。

 

『念道之自然』。「道」就是講的真心本性,佛法裡常講的真如本性。「自然」是講心性的大用。心性的作用是自然的。

 

這一句阿彌陀佛,原本就是心性的德號。自古以來,此界、他方(他方是指諸佛的世界),都是以念佛成佛,這是自然的。

 

又佛在很多大乘經典裡面說: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我們心想佛的時候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這是念道之自然。所以念佛成佛,念菩薩成菩薩。念頭重要。念頭就是心性的作用。所以覺悟的作用就現四聖法界;迷了也起作用,迷的作用就是六道凡夫的現象。所以說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。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念道之自然。裡面最上上乘的是念佛成佛。

 

下面為我們介紹西方世界的生活狀況。

 

出入供養。觀經行道。

 

『出入』是指的西方極樂世界。世界之大,我們沒法子想像。這裡所講的「出入」,可能就是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時空元次的出入。像我們現在的空間是三度空間。四度空間就很少人能體會了,還有五度空間,有無限度元次的空間。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得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,他有神通、有智慧,他對於多元次的時空隨意的出入。因此盡虛空、遍法界,諸佛以及諸佛剎土,全都見到。對佛供養,對眾生也供養。

 

何以知道『供養』是對一切?我們在《普賢行願》裡面讀過,西方世界的人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。普賢大士廣修供養,他們豈不是個個都廣修無養?這是修福!我們要不肯修,福報從那裡來?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我們世間人人都想有福,但是又不肯修福。福不會從天下掉下來的,一定要自己認真去修。修福方法很多。

 

福報分為三大類。第一是財富。世間人把財富看得很重。財富是福報。財富從那裡來?從財布施、財供養得來的。我們不肯修財供養,怎麼會得財富?

 

第二是聰明智慧。這也是福報。聰明智慧從那裡來的?從法供養來的。

 

第三是健康長壽。我這次到溫哥華去參學,見到馮公夏老居士,法安老居士(書寫《無量壽經》的。八十多歲了),陳豐子老居士(也八十三歲了)。這些人身體很健康。尤其是馮公夏老居士今年九十二歲,說話聲音宏量,動作跟年輕人一樣。這是前世無畏布施的果報。我看到非常歡喜。他們前生都是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所以今天在這個世間三種果報都具足了。他們生活過得很好,那是財布施的果報;聰明、智慧在這一代都很了不起,是法布施的果報;健康長壽,是無畏布施的果報。這要廣修供養才行。

 

布施、供養,講求的是福田。修福,要種福田。福田在那裡?種子要種在肥沃的土壤中,它會生長,會開花結果。假如種子種錯了,種在沙石裡,不但它不會生長,不會開花結果,連種子也會爛掉。所以修福的人,最重要的是要能認識福田。像農夫種植,選擇好的田地,才有好的收成。佛在經典裡面告訴過我們這些事情。

 

佛講福田有三種。第一種孝養父母,是「恩田」。父母對我們有極大的恩惠。第二是奉事師長。師長教誨我們,成就我們,我們對他要恭敬,是「敬田」。第三種是一切眾生,特別是一些苦難眾生,我們要以大慈悲心去對待他們,是「悲田」。所以福田有恩田、有敬田、有悲田。我們要有智慧去揀別。我們的福真的種上了,將來才能得到福報。

 

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他們經常不斷出入十方諸佛剎土,供養諸佛、供養眾生,所以西方世界人修福,的確是非常方便。

 

『觀經行道』。這一句是講修慧。經怎麼「觀」法?「觀」是觀照。依照諸佛在經中所說的這些道理、因果、事實,很冷靜地去觀察。十方世界的狀況,果然跟佛在經上講得完全一樣,把諸佛如來所說的經都證實了,這叫「觀經」,這叫「行道」。這樣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人,他們日常生活是福慧雙修。這真正是難得。

 

喜樂久習。

 

「喜」是法喜充滿、幸福快樂。「久習」是長久時間在學習。所學是福慧雙修。底下說他們的成就。

 

才猛智慧。

 

這與前面讚歎法藏比丘『高才勇哲』的意思是一樣的。「才」是他的才華。「猛」是形容他的敏捷。他智慧充滿。

 

心中不迴。

 

信心堅定不退。「中迴」是中道退轉。「迴」是回頭,退轉的意思。他們是永遠不退轉的。

 

意無懈時。

 

前一句是永遠不退,堅定不退。這一句是精進,無有懈怠。像普賢十大願王,每一願的末後都是「無有疲厭」。他們修行永遠不會感覺到疲勞,不會感覺到厭倦。這是精進的樣子。

 

外若遲緩。內獨駛急。

 

從外面看,這些菩薩非常安詳,做什麼事情都慢慢的。「緩」是緩慢的,安閒無事的樣子。內裡面是十分的精進。外面的樣子非常安詳、緩慢,看不出怎麼用功法。

 

『內獨駛急』,實在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「駛急」是真的淨念相繼,淨念一個接著一個,永遠沒有間斷。可以用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「不夾雜、不間斷」,來解釋這一句。

 

容容虛空。適得其中。中表相應。

 

這三句形容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們相處,每個人的心量都像虛空一樣,所謂「心包太虛、量舟沙界」。

 

我們講「六和敬」,講「和合」。和合還是有界線。「和」要到「容」,界線就沒有了。像水乳,牛奶跟水合起來,界線沒有了。像荼杯、荼蓋和起來就有界線。「和合」有界線,「容」就沒有界線。「容」比「和合」意思要深得多了。

 

『容容虛空』。那麼多大眾在一塊相處,合容的狀態就跟虛空一樣,沒有一點痕跡,而成為一個整體。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 

『適得其中』。「中」是中道。我們真心本性合容法界,自然包含法界的一切萬法,容成了一體。這個時候起用,實在講,說不出一個名詞,不得已用一個「中」。佛用這個字,儒家講「中庸」也說的這個字。確實是英雄所見,大略相同。因為釋迦牟尼佛跟孔子沒有見過面,兩個人的學說也沒有接觸過,他們所說的居然這樣的接近,這很不可思議。

 

『中表相應』。「表」是形象。「中」就是心性。表裡一如,萬法圓融,事事無礙,這就相應了。《華嚴經》裡講的四無礙法界,「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」。「中表相應」就是這樣的境界。

 

西方殊勝的功德,像前面世尊講的「不可稱說」的這些功德,都是因為他們做到了「適得其中,中表相應」,所以做到這樣的圓滿,這樣的究竟。這是真實功夫。

 

自然嚴整。檢歛端直。身心潔淨。無有愛貪。

 

前面所說的,完全是心性內證的功夫、內證的境界,一般人很難體會。下面所講的,是表現於外面的。這我們容易懂。

 

表現於外面,『自然嚴整』。「嚴」是莊嚴,「整」是整齊,有條不紊。他是自然的。不是有意去造作的,不必經過刻意思惟,不需要裝飾。真正做到了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就自然。

 

我們凡夫為什麼不自然?我們會被外境所轉。凡事要考慮時代的潮流,俗話說考慮到流行。現在這個樣子流不流行?那就不自然。想到流行,你就被外境所轉了。

 

真正功夫純熟的人,不受外境所轉,真的做到了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。所以他就「自然嚴整」。

 

『檢歛端直』。「檢」是檢點。「歛」就是收歛。「端」是講的身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都要端。「端」是端正。「直」是講心。身端心直。直心就是真心,所以「直心是道場」。底下兩句就是端直的樣子。

 

『身心潔淨』是心清淨,身清淨。心地沒有雜念,沒有妄想,是心清淨。身體一塵不染。

 

『無有愛貪』。諸位要曉得,「愛貪」是很麻煩事情,是「毒」。我們身為什麼不清淨?就是因為有這些毒素在裡頭。什麼時候把這些毒清除掉,我們身心就潔淨了。只要有這些在,身體就怎麼洗也洗不乾淨。這就是貪、瞋、癡三毒。一定要把它捨掉,恢復到身心清淨。

 

志願安定。無增缺減。

 

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志願。他們生到西方世界,目的是親近阿彌陀佛,親近海會大眾,在西方世界成就無上菩提,在十方世界幫助諸佛度化眾生。這個志願「安定」,從來沒有改變過。『無增缺減』形容它非常的安定。

 

求道和正。不誤傾斜。

 

求道要用平和的方法,要用中正的心態。不像我們這個社會上有一些人,求道意願很強,但是他的心不和、不平、不中、不正。於是怎麼樣?他的熱心是值得讚歎的,他走上邪道了。就是『傾斜』。本來發心是學佛的,到後來他學魔了,把魔當做佛。這就是產生了誤會,誤入了歧途。原因就是他求道的心態錯誤了。求道的心一定要和,一定要正。這個非常重要。

 

怎樣才做到「和」與「正」?下面就說得好。

 

隨經約令。不敢蹉跌。若於繩墨。咸為道慕。曠無他念。無有憂思。

 

這都是西方極樂世界人,他們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表現。我們讀了要深深的反省,要向他們學習。

 

『隨經』。一定要隨經中的教訓,就是依教修行。我們修行的依據,無論是理論上的依據,方法上的依據,境界上的依據,都是經典。「經」是佛說的。

 

『約令』。「約」是約束,「令」是命令。佛在經上講那些事情可以做,那些事情不可以做,這是佛對我們的命令。佛教我們四弘誓願,佛教我們四依法,那是佛對我們的約束,我們都要遵守。

 

『不敢蹉跌』。這一句話的意思是決定不能違背。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就做;教我們不能做的,我們就決定不做。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訓。

 

『若於繩墨』。「繩墨」是比喻,現在看不到了。從前木匠要鋸直一塊板子,他會用墨斗,將一條線拉到墨汁,彈一條直線,照著鋸,那叫繩墨。現在用尺畫了,從前是用繩墨。意思就是標準。我們修正心,修正行為的標準,就是經典。經典中佛對於我們的約令,我們一定要遵守。

 

『咸為道慕』。沒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,我們心裡面所羡慕的,天天所想的,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念念不忘的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誨。除此之外,別無妄念。

 

『曠無他念』。「他念」就是妄想。「曠」是空曠,比喻心地。除了仰慕佛陀之外,心裡面什麼妄念都沒有。

 

『無有憂思』。「憂思」就是牽掛、憂慮。憂慮、牽掛都沒有。

 

自然無為。虛空無立。

 

『自然無為』。這是真實安住在無為法中。就像佛在《金剛經》裡講的境界:「應無所住」(後面講的『作得善願』,就是「而生其心」)。他是自然達到這個境界,不是有意去修的。

 

『虛空無立』。「虛空」是講心。心就像虛空一樣,一法不立。六祖大師所講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清淨心中確實是一法不立的。

 

淡安無欲。

 

「淡」是淡薄,「安」是安然。不但世間這些欲望沒有了,佛法之中也沒有欲望。如果說世間欲望沒有了,對佛法還有強烈的欲望,這個人沒有成就。為什麼?他的欲沒斷。佛是教你把欲去掉,不是教你把欲換對象。換對象就錯了,所以他沒有辦法超過欲界。佛法之中也沒有欲望,才是真正超越了,真正是「無所住」了。

 

作得善願。盡心求索。含哀慈愍。禮義都合。苞羅表裡。過度解脫。

 

前面講了像《金剛經》上「應無所住」。「無所住」不是沒事。沒事,那佛法就變成消極,對社會、對眾生沒有絲毫的建樹,也沒有利益。無所住之後,『做得善願』,那就是「而生其心」了。此時生起這個心,是菩薩的心願。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要幫助苦難的眾生,幫助他們破迷開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。這是佛菩薩的事業。成佛之後,這就是他的事業,他要去做的。

 

『盡心求索』。求什麼?索什麼?求這些善巧方便。觀察一切眾生的根基,盡心求度生的方法。什麼樣的眾生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幫助他,使他能信受奉行,使他能在短時間真正的開悟,真正能達到離苦得樂。這是我們講的善巧方便。

 

『含哀慈愍』。「含哀」是大悲,「慈愍」就是大慈。慈悲心是動力。佛菩薩為什麼要盡心盡力不辭辛勞去幫助眾生?就是慈悲心在推動。我們世間人每一天勤苦工作,是什麼力量推動?名利在推動。如果沒有名,沒有利,就不作了。菩薩教化眾生這麼樣辛苦,沒有名,又沒有利,是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動他。

 

『禮義都合』。「禮」是表現在生活上的儀規。「義」是現代人所講的意識心態。這兩樣都是隨著時間變化的。古今之禮不同,中外對義的觀念也不一樣,他要都合。「禮義都合」,這一句話意思很深長。它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現代化與本土化,這樣才能真正幫得上眾生的忙。如果把這個道理疏忽了,佛法就是古老的佛法。不適合現代人生活的佛法,現代人要它幹什麼?當然就不會要它。

 

所以佛法裡面講現代化與本土化。雖然沒有這個字樣,意思有,「禮義都合」。所以世尊教我們依意、不依語。語言會隨著時代變的,你要體會他的意思。佛雖然沒說過這個話,意思都有了,那就對了。

 

就好像前些年,大家爭論「帶業往生」。「帶業往生」的名詞在經典裡面確實找不到,是祖師說的。於是大家起來反駁了。可是經裡有沒有這個意思?有。經裡面講四土三輩九品。如果不帶業,那來的四土三輩九品?不帶業是平等的,帶業就不平等。帶得少的,品位就高;帶得多的,品位就低,這才有四土三輩九品。所以我們要懂得意思,依意不依語,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怎麼做。

 

『苞羅表裡』。「表」就是外表,就是事。「裡」就是道理、理論。「理」跟「事」圓滿的包容,我們才能度現代的人、幫現代人的忙。所以佛法不是死的,是活潑的。在那一個時代,有那一個時代的講法,那個時代的人就能得用處。在那個地區,有那個地區的講法,他才都適合。

 

『過度解脫』。「過度」就是超過。才能超過,才能度脫一切苦難的眾生,使他們都得到解脫。「解脫」就是今天講的自由、自在、幸福、美滿。

 

這幾句話確實使我們體會到,佛法的本土化跟現代化的宣揚,非常重要。